对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宋代的苏舜钦住在他丈人家中,每晚要饮一斗酒。他丈人很奇怪,就去窥探他。只听他在朗读《汉书·张子房传》。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拍案叫道:“惜乎击之不中!”就满饮一大杯。他丈人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这就是有名的“汉书下酒”的典故,其乐趣在“书”而不在“酒”也。
A.好书一部不为多,只要有乐趣,越多越好。 |
B.精湛的书籍能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 |
C.好文章能引起人们的乐趣,读得越多乐趣越大。 |
D.能引起人们乐趣的好文章越多越好。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颜渊,指好人,盗跖,指坏人。 |
B.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
C.料峭春风吹酒醒略带寒意 |
D.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灯火辉煌的场景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
B.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他的《雷雨》成为中国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
C.苏轼,字子瞻,号香山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他还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秦观、黄庭坚、晁补之、米芾被称为是苏门四学士, |
D.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也是豪放词牌的代表人物。“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他的名句。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窦娥冤》的语言之所以朴实无华,是由于作者善于在人民大众口语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使之清新质朴通俗自然,明白如话造成的。 |
B.从侍萍对待周朴园的感情中,可以使我们把周朴园对侍萍的关系的性质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
C.我们经过一冬的苦干,河道终于疏通了。 |
D.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 |
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是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 |
B.他承认他自己有些神经迷惘,但是决口不提这是为了什么缘故? |
C.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识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
D.她写博客是给自己解闷。“明天就能见到妈妈了,要是爸爸一起来多好啊!我……”她一阵心酸,写不下去了。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的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中国红。 |
B.现在很多农民外出务工,剩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照看孩子,对这些鳏寡孤独的特殊群体,政府开始给予关注。 |
C.经过同学们的激烈讨论,这道题目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
D.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