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 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
1.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 | 风力侵蚀作用 | B. | 岩浆作用 | C. | 流水侵蚀作用 | D. | 变质作用 |
2.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A. | 喀斯特地貌景观 | B. | 水文地理景观图 |
C. | 地质地貌景观 | D. | 人文景观 |
读下图,图中大圆表示太阳,小圆表示地球,箭头表示公转方向,数字表示二分二至点。回答22――25题图中②点的日期是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速度是均匀的 | B.公转轨道为正圆形 |
C.公转周期为365天 | D.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
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 一月初,地球运行到:
A.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 B.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
C.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 D.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
图中①为北半球夏至日,③为冬至日,从①到③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A.由快变慢 | B.由慢变快 |
C.先变慢后变快 | D.先变快后变慢 |
关于A(20°N),B(20°S)在一个回归年中,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AB永远不能相等 | B.AB只有一天相等 |
C.AB有两天相等 | D.在某一天AB同时达90° |
北极开始或将开始出现极昼现象的节气是
A.立春 | B.春分 | C.立夏 | D.夏至 |
位于晨线上的各地
A.自转线速度相等 | B.地方时相同 | C.昼长相等 | D.太阳高度相等 |
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B.昼夜长短的变化 |
C.黄赤交角的存在 |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