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图中虚线分别表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完成:
上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A点的日出时间为
| A.北京时间6时 | B.地方时4时 |
| C.国际标准时间6时 | D.纽约时间(西5区)10时 |
该日A地看到落日的方向为
| A.正西 | B.西南 | C.西北 | D.无法判定 |
图中A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与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为
| A.46度52分 | B.23度26分 | C.43度08分 | D.66度34分 |
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回答(1)~(2)题。
图示外围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而且愈演愈烈,图中括号内所表现的内容是: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 B.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 |
| C.新材料应运而生 | D.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 |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都可再生资源 | B.人类可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
|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 D.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3)题。
| 人均能耗 吨油当量 |
能源强度 吨油当量/1000美元 |
电力强度 千瓦时/美元 |
|
| 美国 |
8.96 |
0.27 |
0.36 |
| 英国 |
4.24 |
0.18 |
0.24 |
| 法国 |
4.37 |
0.17 |
0.27 |
| 德国 |
4.29 |
0.16 |
0.23 |
| 意大利 |
3.50 |
0.17 |
0.23 |
| 日本 |
4.31 |
0.13 |
0.22 |
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
| A.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 |
| 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
| C.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
| D.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 |
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是最高的,从生态的角度考虑:
| A.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 B.加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
| C.缓解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 D.加重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
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 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 |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 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
2007年3月22日是第15个世界水日,其主题是“生命之水”。这一主题是联合国2003年在第58届大会上确定的。结合图4世界用水量增长图及部分城市生活用水价格图,回答(1)~(2)题。
关于水资源分布及使用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降水少的地方水资源缺乏,降水多的地方不存在缺水问题 |
| B.人口少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多,人口多的国家人均水资源缺乏 |
| C.从1900年到2000年,世界工业用水增长最快 |
| D.从1985年到2000年,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用水增长幅度最大 |
从有关城市生活用水价格可以得知:
| A.北京、新德里人均水资源都很丰富 |
| B.发达国家一般通过价格手段控制用水量 |
| C.伦敦、纽约位于海边,淡水来源丰富 |
| D.东京人均水资源最少 |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们把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 |
| 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 |
| C.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 |
| D.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
19世纪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 )
| A.波动下降现象 | B.波动上升现象 |
| C.变化平稳 | D.变化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