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
该经线可能是
A.30°E | B.120 °E | C.100°W | D.60°W |
关于图中①、②、③曲线说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在M处达最小值的原因是受沿岸寒流的影响 |
B.这一天,曲线②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纬度越高值越小 |
C.曲线③在N处达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低 |
D.曲线③的最高值在季节相反的另一半球的相应纬度也存在 |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同一纬度大洋东岸的海水比大洋西岸的海水( )
A.温度低、盐度高 | B.温度高、盐度高 |
C.温度低、盐度低 | D.温度高、盐度低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2)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影响海洋表面水温高低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 B.地面辐射 |
C.海洋深度 | D.人类活动 |
读右图,回答16~17题。下列城市的形成与A市区位相同的是()
A.拉萨 | B.攀枝花 | C.武汉 | D.深圳 |
城市B是我国重要商业中心,下列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A.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
B.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物资充足 |
C.交通便利,物资流通方便 |
D.地平江阔,水域、陆域条件好 |
读表1完成18~19题。
表1
年份 |
世界总产量 |
该农产品总量世界排名及产量 |
||||
1 |
2 |
3 |
4 |
|||
某农产品 |
1993 |
264.5 |
印度 72.0 |
中国 58.8 |
斯里兰卡 24.5 |
肯尼亚 20.0 |
1996 |
263 |
印度 72 |
中国 59 |
斯里兰卡 25 |
肯尼亚 25 |
该农产品为()
A.棉花 | B.甘蔗 | C.茶叶 | D.天然橡胶 |
该农产品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A.热量较好、雨量适中的暖温带地区 | B.亚热带的丘陵地区 |
C.海南岛、西双版纳、雷州半岛等地 | D.热带、亚热带的平原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