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美国马奇蒂博士对世界一次能源替代趋势的研究结果。读图完成:
1.一次能源M1和M2分别是
A.石油和水能 B.煤炭和石油 C.石油和煤炭 D.煤炭和水能
2.天然气将成为21世纪初期世界主要能源,相对于M1、M2,主要因为天然气
A.分布广,储量大 B.开采、运输、使用的技术难度不大
C.是可再生能源 D.基本上不污染环境
读“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30~31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
B.3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
C.5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 |
D.4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2为背斜 |
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图中火山喷发形成沉积岩 |
B.图中河流既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也参与内陆循环 |
C.5山北坡自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热带雨林到积雪冰川带 |
D.图中河流上游聚落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受到洪水威胁 |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28~29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
C.乙地的降水多于丙地 |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泥石流 |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
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两次大地震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
右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 B.终年光照充足 |
C.雨热同期 |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24~25题。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
下列不是火山带来的影响是
A.改变了洋流的流向 | B.熔岩流可能形成堰塞湖 |
C.火山活动时当地气温会升高 | D.火山活动后,其周围土壤肥力提高 |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22~23题。7月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A.顺风顺水 | B.顺风逆水 | C.逆风顺水 | D.逆风逆水 |
图示区域铁矿石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A.森林锐减 | B.土地沙漠化 | C.土地盐渍化 | D.物种灭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