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 )
①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②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③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向城市迁移
④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未开始工业化进程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④ |
《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从材料中能发现的信息有
①遗嘱有法律效力,财产归属由遗嘱人的意志决定,是私有财产的体现
②法律既抑制了贵族权力,又保护了平民利益,在社会中人人有法可依
③体现了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改变
④犯了罪是要负刑事责任,但也有消极的一面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铁农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首先使得开垦荒地变得容易起来,从而扩大了耕地面积;其次,使得农业生产从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其三,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成为可能,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列观点与材料相印证的是
A.两周之际至春秋战国时期可称为铁器的初始期 |
B.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
C.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是我国铁器的大发展时期 |
D.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 |
下列摘录的是《纽约时报》不同年代的标题:《民间音乐在肯尼亚衰颓》(1959年11月8日)、《电视的影响在日本扩大》(1967年2月17日)、《(越南)西贡的服装样式正在改变》(1969年10月16日)。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信息是:
A.经济全球化狂飙猛进 | B.现代文明改变世界 |
C.传统文化日益衰微 | D.第三世界的崛起 |
以下各项是对“人类诸种族的混合”“物种从分离到混合”“资本的世界性流动”“东西文明的交汇”这些主题的概括,其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A.资本主义化 | B.现代化 | C.全球化 | D.殖民化 |
“效果历史”的提出者、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说:“在构成我们的存在的过程中,偏见的作用要比判断的作用大,我要为积极的偏见恢复合法地位。偏见并非必然是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并非不可避免的歪曲真理,事实上,它为我们整个经验的能力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对伽达默尔这段话的理解,比较恰当的是
A.在认识历史事件时,我们应尽力避免偏见,追求真实的历史 |
B.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它是我们认识过程中的组成部分 |
C.历史不仅仅是认识过去,更是理解现在和未来 |
D.判断也是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