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

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一霜叶红于二月花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天津市不同季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其中图甲为“1985年7月6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乙为“1982年12月18日夜间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下列各题。

对比上面图甲和图乙,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夏季强度更大
B.天津市的“热岛效应”在冬季强度更大
C.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夏季更为密集
D.天津市近地面气温空间变化趋势在不同季节是完全相反的

下列对导致天津市近地面等温线由郊区向市区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人为热排放 B.城市建筑密度
C.工业活动 D.纬度差异

若只考虑温度因素,下图中与M、O、N一线近地面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图示为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
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下图为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甲、乙两岛屿所在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看,甲为大牧场放牧业,乙为水稻种植业
B.从气候类型看,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C.甲地比乙地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趋缓
D.甲乙两地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等地质灾害

当甲、乙两地的主导风向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澳大利亚小麦处于收获期 B.珠江三角洲和开普敦都处于多雨期
C.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D.我国北方处于沙尘暴的多发季节

图为区域略图,其中ab为晨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示季节,甲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大部分河段出现断流现象
B.大部分河段出现结冰现象
C.径流量较小,含沙量较小
D.正值汛期,河流水位较高

好望角原名“风暴角”,主要原因是该处盛行()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图为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