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甲图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乙图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丙图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乙图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
2010年5月1日至l0月31日,上海世博会将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大力倡导“生态世博”、“绿色世博”、“低碳世博”等环保理念,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引领下,努力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生态世博”、“绿色世博”是我国国策的具体体现。(1分)
(2)上海世博园建设过程中,保留了一处湿地,其目的是为了。(3分)
(3)上海在水污染防治中,应落实我国的三大环境管理政策有、和。(3分)
(4)为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遵守的环境行为准则有:节约资源、、、。(3分)
20l0年2月9日,历时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已结束,环境保护部、国家统计局、农业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普查结果反映出的环境问题看,既有过去熟知的一些情况,也有不少通过普查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如农业污染源对水污染的贡献程度高,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城市大气污染影响大等问题。
材料二:我国重点流域(海河、淮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农业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针对农业污染源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简要说明解决措施。
(2)针对机动车大量增加造成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
据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
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有约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有约1/4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可供堆放垃圾的场所。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垃圾主要来自和。
(2)目前,城市发展对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简便省钱,但是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有:
、、、。
(3)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地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重,垃圾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十分严重的污染问题。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填代号)。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⑤美化城市街道⑥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
(4)有人说:“城市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图是根据这种观点设计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试分析采用图9所示的垃圾处理方法比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是:
①废弃物的资源化,如把垃圾做成建筑材料和肥料;
②;
③;
④。
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图8),回答问题。(10分)
(1) 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 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
(3) 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
(4) 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读图13、图14和表4,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4资料,说明甲国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指出其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
(2)指出甲国北部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和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说明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