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①农村手工业者日益趋于破产②人民负担加重
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中各类“白领”的人数不断增加。据统计,1950-1970年,在美国,制造业中的中级经理人员增加了23%,同期,服务业的经理人员和中央和地方政权机关的中级官员几乎增加了2、2倍。材料主要说明了
①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结构变化 ②高福利政策促使贫富悬殊缓解
③经济发展促使管理的科学发展 ④二战后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制度,国家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在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极端贫困现象。这一政策源于
A.工业革命以来生产社会化 | B.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 |
C.二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 D.欧共体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 |
1858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文告:“朕亦不许可侵犯别人的领土和权利。朕对于当地(印度)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加以尊重……(印度王公)将享受到那些只有内部和平良好政府才能获得的繁荣和进步的社会生活。”文告表明英国
A.对印度王公的策略发生变化 | B.承认印度享有民族平等和自治 |
C.准许国大党拥有合法地位 | D.事实上同意印度的独立地位 |
党的十四大召开不久,有外电评论道:“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A.阐述90年代中国外交方针和政策 | B.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功绩 |
C.形成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 | D.提出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
1852年英国人对中国的描述:“在收获完毕以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以粗布而论,我们是没有任何希望与之竞争的。”这里他强调的是
A.清政府闭关政策抵制英国商品 | B.中国的棉织品质优价廉 |
C.传统小农经济顽强抵制英国工业品 | D.通商口岸开辟少影响英商品销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