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车型赛车沿倾角为θ=370的专用长斜坡测试道进行测试,该车总质量为m=1t,由静止开始沿长斜坡向上运动,传感设备记录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如图.该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含空气阻力)恒定,且摩擦阻力跟对路面压力的比值为μ=0.25.0~5s的v-t图线为直线,5s末起达到该车发动机的额定牵引功率并保持该功率行驶,在5s~20s之间,v-t图线先是一段曲线,后为直线.取g=10m/s2,.求:
(1)该车发动机牵引力的额定功率;
(2)车的最大速度vm;
(3)该车出发后前20s的位移.
人们发现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和对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的规律。请问谁提出了何种学说很好地解释了上述规律?已知锌的逸出功为,用某单色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
,求该紫外线的波长
(电子质量
,普朗克常量
,
)
半径为r的圆形木板浮在深H的贮水池的水面上,在木板圆心的正上方h高处有一点光源s,求在水池的平底上影圈的半径R是多少?水的折射率为n。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核俘获一个运动方向垂直于磁场,速度大小为7.7×104m/s的中子,若发生核反应后只产生了两个新粒子,其中一个粒子为氦核(
)。反应前后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5所示。
核与另一种未知新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40:3。则:图5
(1)写出此核反应的方程式图5
(2)求产生的未知新粒子的速度。
某实验室工作人员,用初速为v0=0.09c(c为真空中的光速)的α粒子,轰击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钠原子核Na,产生了质子。若某次碰撞可看作对心正碰,碰后新核的运动方向与α粒子的初速方向相同,质子的运动方向与新核运动方向相反,它们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通过分析轨迹半径,可得出新核与质子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10,已知质子质量为m。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出质子的速度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两个氘核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氦核,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6u,氦核质量为3.0150u,中子质量为1.0087u,则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算出释放核能;
(3)若反应前两个氘核的功能均为0.355MeV,反应时发生的是正对撞,设反应后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反应后氦核与中子的动能各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