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后,服饰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官定服饰变革 |
B.民间服饰变革——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 |
C.穿西装——官定服饰变革——民间服饰变革 |
D.官定服饰变革——穿西装——民间服饰变革 |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宗法制 | B.内外朝制 | C.礼乐制 | D.分封制 |
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制度开始形成于( )
A.黄帝时代 | B.夏朝 |
C.商朝 | D.西周 |
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
谚语或对联 |
反映的相关史实 |
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
伏尔泰分权制衡思想 |
罗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 |
《十二铜表法》灵活实用,重视调解民事纠纷 |
“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 |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横批:“已经过去。”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结合所学,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年代是()
A.1945年 | B.1963年 | C.1980年 | D.1993年 |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