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
荆人与吴人将战,荆师寡,吴师众,荆将军子囊曰:“我与吴人战,必败。败王师,辱王名,亏壤土,忠臣不忍为也。”不复于王而遁。至于郊,使人复于王曰:“臣请死。”王曰:“将军之遁也,以其为利也。今诚利,将军何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王将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①。”遂伏剑而死。王曰:“请成将军之义。”乃为之桐棺三寸②,加斧锧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荆之为荆,四十二世矣,其时有臣如子囊欤?子囊之节,非独厉一世之人臣也。
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廷③。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返,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辞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
(选自《吕氏春秋》)
[注] ①桡:弱。②桐棺三寸:《墨子•节葬下》云:“(禹)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后以“桐棺三寸”代指质地朴素的棺木。③政廷:执法官。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动必缘义,行必诚义 诚:同“成”
B.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辞:拒绝
C.阿有罪,废国法 阿:阿附
D.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 私:私欲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
B.若是则荆国终为天下桡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C.今诚利,将军何死
夫子何哂由也
D.以父行法,不忍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公很欣赏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把廪丘赠送给孔子,但是孔子认为景公不是很了解自己,就没有接受。
B.子囊认为擅自撤军有罪伏剑而死,荆王追悔莫及,就赐他一具桐木棺材,来表示歉疚之意。
C.石渚迫于忠孝不能两全而“伏斧锧”请死,按封建伦理来论,可以说是古代既忠且孝的楷模。
D.本文写孔子、子囊和石渚的事迹,意在表现儒家“廉耻”、“忠孝”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观念与我们今天的法治精神是完全一致。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注音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恶(è)  恶浊  恶煞  深恶痛绝  恶贯满盈
B.畜(chù) 牲畜  耕畜  从事畜牧  畜养牲口
C.弄(nòng) 弄潮  弄堂 弄巧成拙  弄虚作假
D.勒(lè) 勒令  勒逼 悬崖勒马  敲诈勒索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与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角(jué)  角色  角斗 角落  角弓反张
B.卡(kǎ)  卡钳  卡尺关卡  卡通漫画
C.量(liàng) 量力  胆量  质量  量力而行
D.模(mó)  模样  模板  模范  模拟考试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屏(bǐng) 屏除  屏弃  屏息  屏障
B.泊(bó)  淡泊  湖泊  飘泊  停泊
C.和(hé)  平和  和谐  讲和  暖和
D.省(xǐng) 反省  省亲  省悟  省察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折(zhē)腾翘(qiào)首惟妙惟肖(xiào)
B.鸩(zhèn)毒 累(lèi)赘 不落窠(kē)臼
C.箴(zhēn)言 胡诌(zhōu) 偃(yà)旗息鼓
D.埋(mán)怨  纤(xiān)维 金蝉脱壳(qiào)

下列词语中的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肯綮(qǐng)咆哮(páo)别出机杼(zhù)
B.要(yào)塞肇(zhào)事栉(zhì)风沐雨
C.伫(zhù)立数(shǔ)落越俎代庖(bāo)
D.荼(tú)毒颤(chàn)栗蛊(gǔ)惑人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