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06年8月,一位英国人在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件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们。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较好的政体。看来东方正从睡梦中觉醒。在中国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排外运动,这是一种‘中国人的中国’的思想趋势。在波斯,由于邻近俄国,这种觉醒看来像是采取了民主改革运动的形式。在埃及和北非,觉醒突出的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以及泛伊斯兰教运动的扩大。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表现为狂热行为的明显增加以及伊斯兰教运动的扩大。这些动乱症状的同时出现太惊人了,不能完全归因于巧合。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确实正从其长久的睡眠中觉醒……”
——布朗《1905~1909年的波斯革命》
材料二 亚洲一个小王国(日本)对欧洲一个强大国家的这一胜利是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一事件给整个殖民地世界以巨大希望和极大刺激,……使各地被压迫民族激动不已……
一—《全球通史》
回答:
(1)材料一中的“日本的胜利”、中国的“排外运动”、波斯的“民主改革”分别指什么事件?
(2)材料一对“东方觉醒”预见是否正确?对“东方觉醒”原因分析是否全面?为什么?
(3)材料一.二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你对此有何认识和评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
C.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D.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迅速实现 B.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D.比较彻底地消除日本封建势力

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A.都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改变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D.都突出了重农抑商、奖励军功的内容

受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而创作的文学与艺术作品有
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②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③毕加索的《格尔尼卡》;④凡高的《向日葵》: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君主立宪政治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