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启示   招领启事   泄漏   泄露机密
B.直言   仗义执言   发奋   发愤图强
C.遗事   不可一世   必竟   必恭必敬
D.卓异   着意经营   厉害   利害得失
科目 语文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字形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
近几年,国内许多风景名胜区实行“一票制”,将景区内多个景点门票捆绑搭售。这种做法引起了人们的置疑和不满,许多游客认为这是变相涨价。一个知名景区要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赢得游客的口碑,如果过分依赖“门票经济”做“一锤子买卖”,对游客的意见充耳不闻,一意孤行,一旦引起游客的反感乃至抵触,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A.置疑 B.一锤子买卖 C.充耳不闻 D.乃至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采/诙/宁永/
B.贬/手/冲计/
C.奢/对辈/丽/涟
D.吞/明/奋/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②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的合一是强调既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③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④所谓“知”是指科学知识,所谓“行”是指人的实践。
⑤知行合一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这一命题主要涉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
⑥致良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A.⑤④①⑥③② B.①③⑤④⑥② C.③④②⑥⑤① D.②③⑤④①⑥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5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在美国《名利场》杂志发表《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一文,该文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和争论。
B.“两会”召开期间,部分媒体和网络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的说法。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
C.《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按照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把登记资料查询人限定在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有关国家机关可以依法复制、查询与调查处理事项有关的登记资料。
D.12月1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说,美国将终止过去半个多世纪对古巴执行的业已过时的政策,试图通过实施一系列新政策寻求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思想和实践,昭示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三十年如一日挖空心思探寻中国教育新路。他不只在理论上进行探索,而且以“甘当骆驼”的精神努力践行平民教育,成为怀有“教育救国”梦想的众多知识分子中的翘楚,其精神为人所同钦,世所共仰。
昭示 B.挖空心思 C.不只 D.翘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