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阅读下面有关书的比喻,回答问题。
(1)书是智慧的钥匙。
(2)书是进步的阶梯。
(3)书是时代的生命。
(4)书是致富的信息。
(5)书是人类的营养品。
(6)书是心中的启明星。
(7)书是不开口的老师。
(8)书是医治幼稚的药。
(9)书是通向彼岸的船。
A.如果你对一个探索者说话,选用哪句最好? ( )
B.如果你对一个迷惘者说话,选用哪一句最好?( )
(以上只须选出句子序号即可)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忆。米兰·昆德拉强调,对过去记忆的丧失,将使“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①但“知其不可而为之”
②虽然知道历史必然有大量“空白”因此有填不完的“空”
③这便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原因所在
④而千千万万无辜的死难者,将被历史迅速遗忘,最多化为“历史教科书”上一小段无足轻重的文字或几个干瘪枯燥的数字
⑤摆脱历史记忆,生命将变得毫无意义
⑥尽量不让历史“留白”,尽可能为历史“填空”, 就更是历史学家,不,应是所有人的责任
A.⑤④①②③⑥ | B.④②①③⑤⑥ |
C.⑥③②④①⑤ | D.③⑤④②①⑥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
B.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D.乘骐骥以驰骋兮 |
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欲呼张良与俱去
A.夫晋,何厌之有 |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
C.断头置城上 |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
B.顾吾念之相如顾召赵御史 |
C.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D.几以不纳死以乱易整,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