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两个固定的点电荷,在它们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点合场强为0.将一负电荷由a点经b点移到c点的过程中,该负电荷电势能变化的情况可能是
A.一直增大 | B.一直减小 |
C.先增大后减小 | D.先减小后增大 |
高中物理选修3-1教材《导体的电阻》的思考和讨论中的一张图片如下,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都为正方形的导体。R1的表面边长是R2的表面边长的2倍,则R1和R2的大小关系是()
A.R1=R2 |
B.R1>R2 |
C.R1<R2 |
D.无法判断 |
如图所示A、B是两块金属板,分别与高压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一个电子自贴近A板处静止释放(不计重力),已知当A、B两板平行、两板面积很大且两板间的距离较小时,它刚到达B板时的速度为v0.在下列情况下以v表示电子刚到达B板时的速度,则()
A.若A、B两板不平行,则v<v0
B.若A板面积很小,B板面积很大,则v<v0
C.若A、B两板间的距离很大,则v<v0
D.不论A、B两板是否平行、两板面积大小及两板间距离多少,v都等于v0
指南针静止时,其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若在其上方放置一水平方向的导线,并通以恒定电流,则指南针转向图中实线所示位置.据此可能是()
A.导线南北放置,通有向北的电流 |
B.导线南北放置,通有向南的电流 |
C.导线东西放置,通有向西的电流 |
D.导线东西放置,通有向东的电流 |
在磁场中某一点,已经测出一段0.5 cm长的导线中通入0.01 A电流时,受到的安培力为5.0×10-6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一定是0.1 T |
B.该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一定不小于0.1 T |
C.该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一定不大于0.1 T |
D.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即为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事实的是()
A.电子就是元电荷 ,物理学家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 |
B.为了用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法拉第引入了电场线。 |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安培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静电力常量K也是奥斯特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得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