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弟子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得太痛苦。大师吩咐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味道如何?”大师问。“苦。”弟子吐了口唾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抓一把盐放进湖里,说:“再尝尝湖水。”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你尝到成味了吗?”大师问。“没有。”年轻人答道。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弟子答道:“很鲜。”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史料记载:清代大学士桐城人张英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吴氏感其义,亦退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4年12月4日中午,成都一家火锅店老板闭门谢客,备上好酒好菜只为招待辖区180多名环卫工。“他们真的很辛苦,天寒地冻的时节,希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温暖。”据店家此次活动的负责人李先生介绍,很能理解环卫工人的不容易,同时,在火锅店刚开张时,曾印发了十多万的宣传单进行发放,有不少被丢在城市街道上,给环卫工人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歉意”。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广东某处的海边,有人想要给一只海龟自由。小海龟屡屡爬回岸边,人类恋恋不舍地把它掷回海里,说了“再见”。再见变成了永别,因为根据现场照片显示,这只小海龟实际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的缅甸陆龟,这种小海龟别说不能下海,即便是在淡水里也无法生存。“放生”变成了“放死”。值得高兴的是,近几年国内出现了有专业能力的野生动物求助机构,一些开明的宗教也认识到了盲目放生带来的问题并寻求专业指导。
要求:①文体不限,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脱离材料的含义范围之内。
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孔子承认人与己在生性上的平等,才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承认人与己在性发展上的不平等,才有“己欲立而人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根据上面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