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美国和日本在革命或改革中采取的土地政策相似之处是 ( )
| A.私人可以购买土地 | B.拍卖奴隶主地主土地 |
| C.禁止土地买卖 | D.小块土地卖给农民 |
在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 A.万隆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
|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 |
| C.中国复关谈判胜利 |
|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胡锦涛主席在2008年12月31日新年贺词中曾经将中国外交方针概括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表明我国的外交方针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诸多的外交原则与方针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应是
| A.采取“一边倒”方针,与苏联建交 |
| B.新中国的外交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D.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 |
1991年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件事对于某班同学关于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是
| A.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
|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在苏联的曲折性 |
|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
| D.找到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因果关系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 A.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
| C.欧洲统一进程的加快 | D.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 |
欧洲共同体于1967年正式成立,其主要目的是
| A.抗衡美苏,加强在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地位 |
| B.建立自身军事安全体系 |
| C.促进西欧各国煤钢的联合生产 |
| D.促进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