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宇所作漫画《“七七”与“切切”》。对这幅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①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表明了日本人普遍反对战争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 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溉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工具应为
A.翻车 | B.木耒 |
C.曲辕犁 | D.筒车 |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非常重视祭祀 |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
C.封建迷信活动盛行 |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
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采集经济的出现 | B.畜牧经济的出现 |
C.渔猎经济的出现 | D.种植经济的出现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迎来“短暂的春天”,其外部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B.欧洲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C.中国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 D.辛亥革命的推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