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①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②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③,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檀弓下第四》)
注释:①大夫:为卿大大处理家务的总管。下文的“宰”与此相同。②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③下:地底下。
解释:疾(         )  养(         )  孰若(         )  以(         )
果(         )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鳝救婢
  高怀中,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日杀鳝以千数,一婢(女仆)悯之,每夜窃部分缸中鳝,从后窗投诸河,如是累年。一日面店被焚,婢仓皇出逃,为火所伤,困于河滨。夜深入睡,比醒而痛减,伤尽愈。视之,有河中污泥,敷于伤处,而周(周围)有鳝之行迹,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高怀中感其异,遂为之罢业。及拆锅,下有洞,生鳝无数盘其中,悉纵之子河。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业鳝面于扬州小东门()
  ②.从后窗投诸河()
  ③.比醒而痛减()
  ④.悉纵之子河()
  2.翻译:始知向所放生之鳝来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鳝救婢”的行为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鹦鹉灭火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皆相爱。鹦鹉自念,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
  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沾湿)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好意,然何足道也?”
  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有鹦鹉飞集他山()
  ②.山中禽兽皆相爱()
  ③.然何足道也()
  ④.然吾尝侨居是山()
  2.翻译: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对“义”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悬牛首卖马肉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①,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②。”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③。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④,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⑤:“君使服之于内⑥,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⑦,则外莫敢为也⑧。”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⑨。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581年至前548年在位。好:(hào)喜好。丈夫:成年男子。②带:衣带。③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④寡人:寡德之人,君主对自己的谦称。⑤对:回答。⑥内:指王宫内。⑦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以”的宾语而前置。⑧莫:没有人。否定性无定指代词。为:指穿。⑨莫之服:即“莫服之”。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而前置。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
  ①国人尽服之()
  ②公使吏禁之()
  ③犹悬牛首于门()
  ④不逾月()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项( )
  例:国人尽服之。
  A.而国人莫之服。B.而禁之于外
  C.公使吏禁之 D.吾道一以贯之。
  3.从文中找出与下列义项相同的文言词。
  ①那么( )②为什么( )
  ③很好( )④您()
  4.用一四字短语概括“妇人而丈夫饰”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5.问题探究
  A.灵公有个什么爱好?从文末的一个“善”字,可以看出灵公的一个什么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假如你将来也从事管理工作,你能从本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3分)
译文:
(2)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3分)
译文:
(3)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2分)
译文:


把下列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1)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
译文:
(2)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译文:
(3)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