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3-3-5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
图13-3-5
(1)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②③④依次是、和.
(2)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 )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
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6.0V,内电阻r=1.0Ω,电阻R=5.0Ω.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等于()
A.1.0 A | B.0.75 A | C.0.50 A | D.0.25 A |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电阻r=1.0Ω,电阻R=5.0Ω.闭合开关S后,电阻R两端的电压等于()
A.0.5V | B.0.6V | C.2.5V | D.3.0V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一定,平行板电容器的两块金属板正对水平放置,B为两极板间一固定点,R为光敏电阻(光照越强电阻越小).图中滑动变阻器R1的滑动触头P在a端时,闭合开关K,稳定后电流表A和电压表V的示数分别为I和U,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此时仅将R1的滑动触头P向b端移动,则平行板电容器的带电量将减小 |
B.若此时仅将电容器上极板上移,则图中B点电势将降低 |
C.若此时仅用更强的光照射R,则I增大,U增大,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大 |
D.若此时仅用更强的光照射R,则U变化量的绝对值与I变化量的绝对值之比减小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是固定电阻,R4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的强度增强而减小.当开关S闭合且没有光照射时,电容器C不带电.当用强光照射R4且电路稳定时,则与无光照射时比较()
A.电容器C的上极板带负电 |
B.电容器C的下极板带负电 |
C.通过R4的电流变小,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 |
D.通过R4的电流变大,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变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光斜射到玻璃、水面、木质桌面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 |
B.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光的干涉现象 |
C.立体电影是应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
D.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 |
E.可以通过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得出: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