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2-3-3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 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 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 )
图12-3-3
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
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 |
C.质点c向下运动 |
D.质点f保持静止 |
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b光为绿光,则c光可能为蓝光 |
B.若分别让a、b、c三色光通过一双缝装置,则a光形成的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小。 |
C.a、b、c三色光在玻璃三棱镜中的传播速度依次越来越小 |
D.若让a、b、c三色光以同一入射角,从空气中某方向射入一介质,b光恰能发生全反射,则c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
已知黄光照射到某一金属表面上能够发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换成任何其它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
B.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
C.若将黄光换成蓝光,也一定能产生光电效应 |
D.若只将入射光的强度增强,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
光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分析其后的传播情形可知
A.折射现象的出现表明光是纵波 |
B.光总会分为反射光和折射光 |
C.折射光与入射光的传播方向总是不同的 |
D.发生折射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
如图所示,红色细光束a射到折射率为的透明球表面,入射角为45°,在球的内壁经过一次反射后,从球面射出的光线为b,则入射光线a与出射光线b之间的夹角α为
A.30° | B.45° | C.60° | D.75° |
(高考真题)对于一定量的稀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强变大时,分子热运动必然变得剧烈 |
B.保持压强不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变得剧烈 |
C.压强变大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必然变小 |
D.压强变小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能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