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右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的出现年代不会早于 ( )

| A.1958年 |
| B.1959年 |
| C.1960年 |
| D.1978年 |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
| B.激发了中华民族社会责任感 |
|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做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
|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
| 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
| 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 |
| 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
|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
|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
|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 )
| A.孟子“仁政”学说 | B.荀子礼法并施主张 |
| C.韩非法家思想 | D.董仲舒新儒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