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创立了“货币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对货币供应的管理调节经济,反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70年代初开始受到普遍重视,并因此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二战后至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了米尔顿·费里德曼这一主张的是( )
| A.二战后,经济进入20年的快速增长时期 |
| B.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经济出现复苏局面 |
| C.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
| D.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复苏并低速持续增长 |
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 B.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
| C.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 D.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
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第三条规定: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国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订更详明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这一规定体现了
| A.国王有权确定英国王位继承人 |
| B.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
| C.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
| D.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限制王权 |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丝毫不排斥广泛的地方自治,只要‘公社’和省自愿坚持国家的统一”。这可能为我国下列哪一制度的理论提供参考和可借鉴之处
| A.“一国两制”构想 | B.行省制度 |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D.村民自治制度 |
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B.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
|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发展 |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贫贱者亦步趋恐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C.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 | D.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