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空气是不导电的,但是如果空气中的电场很强,使得气体分子中带正、负电荷的微粒所受的相反的静电力很大,以至于分子破裂,于是空气中出现了可以移动的电荷,空气变成了导体.这个现象叫做空气的“击穿”.已知空气的击穿场强为3×106 V/m,如果观察到某次闪电的火花长约100 m,发生此次闪电的电势差约为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匀强电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图甲种给出的是螺旋测微器测量仪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读数应为mm.
(2)小球做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乙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0.1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OA=6.51cm,AB=5.59cm,BC=4.70cm,CD=3.80cm,DE=2.89cm,EF=2.00cm。小球在位置A时速度大小=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m/s2.

(3)某同学用伏安法要准确测定一只约200电阻的阻值,除北侧电阻外,还有如下实验仪器

A.直流电源(电压3V,内阻不计)
B.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为5kΩ)
C.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为25kΩ)
D.电流表(量程0—25mA,内阻约为1Ω)

E.电流表(量程0—250mA,内阻约为0.1Ω)
F.滑动变阻器一只,阻值0—20Ω
G.电键一只,导线若干
在上述仪器中,电压表应选择(填“”或“”),电流表应选择(填“”或 “”)。请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原理图。

(1)用螺旋测微器测圆金属丝直径d时,示数如图所示,此示数为mm。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需要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和直径d。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图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金属丝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测得的金属丝长度L为___mm。

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的距离:="2.68" cm,="8.62" cm,="11.50" 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为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
,半径为r2,则 ( )
A.m1>m2,r1>r2 B.m1>m2,r1<r2
C.m1>m2,r1=r2 D.m1<m2,r1=r2
(2)为完成此实验,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填下列对应的字母)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关系式(用m1、m2及图中字母表示)成立,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E,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在实验中打下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5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始点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已各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从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P,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EK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