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统计数字反映了历史现象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1956国民收入(%)
1956年工业总产值(%)
国营经济32.2
合作社经济53.4
公私合营经济7.3
个体经济7.4
 
社会主义工业67.5
公私合营工业32.5
资本主义工业0

A.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合作社经济为主体
B.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成分)发生了根本改变,私有制经济已基本上不存在
D.由四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为两种经济并存,个体经济仍占一定比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宋苏询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这种经营方式是

A.井田制经营 B.庄园式经营 C.自耕农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为中国封建社会确立“重农抑商”经济原则的是

A.孔子 B.商鞅 C.秦始皇 D.汉武帝

白居易《琵琶行》中以“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来形容歌女的悲惨命运。这句话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

A.农业的重要 B.服务业的萧条
C.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 D.贵族地主地位显赫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护卫的“城”和商贸的“市”连称而来,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错误信息是

A.中国古代城市具备多种功能 B.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C.古代政治体系等级明显 D.历代政府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此资料来自

A.西周 B.西汉 C.晋 D.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