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汶川地震后,我国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耗资1万亿元,完成四川、甘肃、陕西重灾区灾后恢复重建任务。为此,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制定了财政投入、税费优惠、金融支持、人员安置、就业援助、社会保险、倒房重建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灾后恢复生产和恢复重建工作。
结合材料,简述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灾区重建中是如何加强宏观调控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2)谈谈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蓬勃发展,不断从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认识论的观点的?

湿地是地球的肾,对于湿地保护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一味地追求原始,存在“打破旧世界、恢复原生态”的冲动。时空变化是不可能复原的,盲目追求原始的生态环境就像春秋时代楚人刻舟求剑一样可笑。因此,我们既要反对改造自然的狂妄,认为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也不能因敬畏自然而无所作为。
“我们既然要反对改造自然的狂妄,认为人类可以征服一切;也不能因敬畏自然而无所作为。”这句话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

“非凡能吃苦,非凡能战斗,非凡能攻关,非凡能奉献”是载人航天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请分析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 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