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古代就开始了对光学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纸窗上开了一个小孔,做了使窗外的飞鸢和楼塔的影子成像于室内纸屏上的实验,并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他的实验结果:“……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所束,则影与鸢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沈括记录的实验结果.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信息传播、处理和存储技术的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
(1)在大小为F的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下,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如图所示。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值时,不论水平恒力F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这一临界角的大小。
(2)保持斜面倾角300不变,在竖直平面内施加外力,使物体沿斜面向上匀速滑行,求最省的外力大小和方向。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在水平恒力F1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今若再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与F1相等的恒力F2后,要使物体仍然能沿原速度方向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力F2的方向应满足什么条件?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放有长为2L的木板C ,在C 的左端和中间两处各放有小物块A 和B ( A 、B 均可视为质点), A 、B 与长木板c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A 、B 、c 的质量均为m .开始时,B 、c 静止,A 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设物块B 与木板c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

( 1 )物块A 在C 板上滑动过程中(未与B 相碰),求物块B 和木板C 间的摩擦力大小.
( 2 )要使物块A 能与B 相碰,且物块B 不滑离木板C ,物块A 的初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设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物续A 、B 交换速度)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⑴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⑵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M的左侧是一个光滑的圆弧面,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冲上M的光滑圆弧面,而未能越过,求:

①m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②此过程中M对m做的功为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