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D.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左邻右舍请教。
下面是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一,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A.这首诗中的"王杨卢骆",即指初唐"四杰"。 |
| B.这首诗评价了"王杨卢骆"在诗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
| C.这首诗否定了对"王杨卢骆"哂未休"的态度和做法。 |
| D.这首诗就"王杨卢骆""身与名俱灭"的结局抒发了叹惋之情。 |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
| B.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
| C.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
|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筑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
| B.“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周邦彦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
| C.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
| D.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直接引领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诗创作。 |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诗句,最符合文意要求的一项
“ , ”,不是简洁;“行到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更不是简洁。“ , ”,就是简洁;“一去两三里,烟村四五家”,就是简洁。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④涧草殷勤绿,岩花造次香
| A.①④ | B.③②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真有巧缘,最近于黄州“读者书店”买得一本《剑桥的书香》,(徐鲁著)我在书中的《闲读偶记》里读到了绿元的译诗。 |
| B.清人沈德潜说自古以来咏诸葛亮诗中以杨慎《升庵诗话》所引《武侯庙》诗“为最”,“情韵声律,无不合也”。 |
| C.甲型H1N1流感能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群,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甲型H1N1流感就流行不起来。 |
| D.“你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的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了好几回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