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22日,由北京科兴生物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京开始临床实验。疫苗共分3种类型:加佐剂灭活疫苗、加佐剂裂解疫苗。整个实验计划招募1600位受试者,分为3-11岁儿童、12-17岁少年、18-60岁成人、60岁以上老人四组,每组又分不同剂量进行。每人都会在相隔21天的时间点接种两针。对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次实验可以达到测试免疫有效性的目的
B.本次实验可以达到测试免疫剂量的目的
C.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都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D.本实验应用了对照原则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②精细胞、神经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都不断更新
③肺炎双球菌、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RNA、DNA
④硝化细菌能够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CO?和H?O合成为糖类
A.一项 B.二项 C. .三项 D.全不正确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
B.线粒体内大量合成ATP的部位是基质
C.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ATP的速率增加
D.叶绿体内ATP的运输方向是基质→类囊体薄膜

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
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强光,b为弱光
B.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的CO2含量较高,b的CO2含量较低
C.如果横坐标是光照强度,a温度较适宜,b温度较低
D.如果横坐标是CO2含量,则a为红光,b为白光

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五种结构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内  
B.只有①⑤上进行的反应需要②提供能量
C.观察活细胞中的④需要进行染色  
D.①与③间的转化能体现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下列有关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出细胞
B.由于细胞膜的存在,致病的病毒、细菌等不能进入细胞
C.细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会流失到细胞外
D.细胞不需要或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一般不能进入细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