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记》记载:“扬州常节制淮南十一郡之地,自淮南之西,大江之东,南至五岭、蜀汉,十一路百州之迁徙贸易之人,往还皆出其下。舟车南北,日夜灌输京师者,居天下之七。”据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扬州的经济地位开始超过长安 | B.扬州成为南北运输的枢纽和财货的集散地 |
C.当时已经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D.南方商业经济繁荣,交往频繁 |
夏威夷大学教授杰里•本特利著的《新全球史》中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 B.封建土地私有制 | C.农民土地私有制 | D.均田制 |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曾说过:“在过去一千年,士绅越来越多地主宰了中国人的生活,以致于一些社会学家称中国为士坤之国。”缔造绅士这个社会阶层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 |
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
C.“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
D.“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
“作品的基本主题是表现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状况。”符合这一主题是()
拉德哈克瑞什南在《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一文中指出:“全球性,不折不扣地是一个名称,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作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材料中作者意在说明全球化( )
A.实际上是不同意识形态的竞争 | B.缩小了世界之间贫困差距 |
C.是资本主义国家新的侵略方式 | D.推动了经济的多极化发展 |
“李沃夫公爵及其部长们坚认,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重大改革必须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并有权决定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宪会议召开时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这些论点是合情合理的、可以理解的,但在政治上却是自杀性的。”材料所述相关内容发生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二月革命 | B.《四月提纲》 | C.十月革命 | D.巴黎公社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