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直接原因是 ( )
A.经济区域化的直接推动 | B.生产力和分工的进一步表现 |
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经济霸权 | D.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 |
梁启超在《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中指出:“中国旧论每崇古而贱今,西人则不然,以谓愈上古则愈野蛮,愈近则愈文明,此实孔子三世之太义也(注:三世指衰乱世、太平世和升平世)。”此说
A.质疑西方进化理论 | B.推祟儒家伦理观念 |
C.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 D.反对顽固守旧观念 |
孙中山在赞赏中国近代史上某次社会运动具有“民族主义”精神的同时,又批评其“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次社会运动应是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维新变法运动 | D.义和团运动 |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
《明史·太祖纪》载,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朱元璋下令“命奏事毋关白(告知)中书省”。这表明朱元璋要
A.裁抑相权 | B.加强军权 | C.建立内阁 | D.改革行省制度 |
漳州土楼怀远楼有一副对联:“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出现应不早于
A.先秦时期 | B.秦汉时期 | C.隋唐时期 | D.宋元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