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黄宗羲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主张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
A.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衰弱 | B.代表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
C.表明了西方民主启蒙思想滋长 | D.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有一定影响 |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历史依据是
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市场经济 |
B.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计划经济 |
C.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
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
以下关于苏俄(苏联)工业政策,按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实行国家资本主义②不论企业大小,一律国有③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②①③ | D.②③① |
20世纪2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形势,(苏俄)党内有些同志认为“用异己分子来建设社会主义”是“离开社会主义原则”。让这些同志感到“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陈乐民在《20世纪的欧洲》一书中认为:“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据此分析,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创造雄厚的经济实力 | B.扩大社会消费 |
C.稳定社会秩序 | D.基本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迎来“新经济”时代,其“新”主要表现在
A.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B.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
C.开创了市场经济运行新模式 | D.克服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