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具体措施有()
①迁都洛阳 ②整顿吏治③重用汉族地主④改汉姓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发展
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又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描述的改革是()

A.孝文帝改革 B.1861年改革 C.梭伦改革 D.明治维新

最能体现商鞅变法性质的措施是()

A.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D.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

(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