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何者,不可以代表士人的经世致用思想
| A.“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 |
| B.“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 C.“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
|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
清代历史学家钱大昕总结校勘工作所依据的资料时说:“凡所校定,必考稽善本,证以他书,即有朋后进之片言亦择善而从之。”这表明了他判别史料真伪的原则是
| A.以理服人 | B.无证不信 | C.条分缕析 | D.孤证不立 |
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里的“人”和“世界”的被发现指的是
| A.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新航路的开辟 | B.殖民掠夺和新航路的开辟 |
| C.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D.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纪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个时期所特有。这个时期上承中世,下启近代,同时也自成一个时代,充满了强烈的政治、社会和思想的活动。”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时代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 A.梭伦改革 | B.文艺复兴 | C.启蒙运动 | D.工业革命 |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 B.否定信仰上帝 |
|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 D.挑战教会权威 |
“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