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下列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各项史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载评论
C.新版日本历史教科书 D.当代日本政客的相关言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发言时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这次国际会议是

A.1954年日内瓦会议 B.1955年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早在1947年3月,毛泽东向有关外事人员谈起外交问题时就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体现此精神的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不结盟”

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番话反映了

A.两大阵营开始对立 B.多极化世界格局最终形成
C.不结盟运动正在兴起 D.“冷战”开始出现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 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 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一篇历史论文把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