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在总结过去扶贫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确立了“扶贫先扶志”的扶贫工作方针。
请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扶贫先扶志”?
2007年11月22日至12月5日,一场名为“珍藏西藏——叶星生抢救、保护西藏民间文化遗产成果展”的主题展览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展出。举办展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传递西藏特有的历史文化,抢救和保护西藏民间文化遗产”。
西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丰富的地区之一。藏戏、藏纸、唐卡绘画、藏医藏药、卡垫藏毯制造等,都承载着藏民族延续千年的文化和智慧。随着青藏铁路开通带来的投资潮和旅游热,西藏一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在商业开发中焕发新生,藏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得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比如,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目前在藏纸方面已研制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兽皮纸、彩绸纸、印花纸等十几种藏纸新品种,并根据各种纸的性能制作出壁画、雨伞、灯笼、贺卡、日历等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欢迎,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西藏地区在发展和保护藏文化进程中如何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从2007年11月9日起,这一方案向社会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高二年级同学表现了极大关注,并对此问题进行探究。(1)探究一:如果你是探究小组的成员,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收集意见?(至少写两种)
(2)探究二:经过探究同学们发现:黄金周设置8年来,使公民的休息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为公民外出旅游、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也有效拉动了假日经济。但黄金周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造成了破坏、不利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正常运转等等。
对黄金周的看法坚持了唯物辩证法什么看问题的工作方法?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3)探究三: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并增设了清明、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假日,这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请从认识论的角度探究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了调整的必要性。
真理只有一个,因此,真理一旦形成,就会亘古不变。
2007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既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必须看到,国民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目前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材料中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认识及对策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2007年9月至12月山东省各地农村两委(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陆续
进行。下面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填写的《“落实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调查表》:
项目 |
山东某县农村民主管理情况问卷调查 |
所见 所闻 |
村委会选举:70%的村民认为要选群众公认的当家人,20%的村民认为要选与自己关系好的人;村里重大事项:23%的村民认为由村委会说了算,69%的村民认为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党支部和党员:81%的村民认为党的先进性教育之后群众满意度大大提高了;村里的财务情况:83%的村民回答公开了,去看过,6%的村民表示不知道。 |
感想 |
该县绝大多数村民都已经参与到村务管理中,基层民主没有发展完善的必要了。 |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评析该同学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