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了探讨如何将德育落到实处,青岛市市南区育宏小学和陵县路小学,在部分学生和家长中作了一个“红领巾让座”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近300名学生都认为自己在学校受到了社会公德和文明礼貌教育,都知道应该“尊老爱幼、谦让有礼”,但在实际行动中,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在遇到特需乘客时“有时让座,有时不让座”,而表示“肯定让”的仅有一成。不让座的理由是:看到特需专座上的都是年轻人,他们都不让,我就赌气不让座;有时看到老弱病残者,但不在自己身边,让开位子会被周围的人坐下,所以干脆不让;有些大人好像欺负人似的,要小孩给他们让座,我就偏不让,有时还撒谎说自己肚子疼什么的;让了座后,连最简单的“谢谢”也不说,还翻个白眼看你,心里发凉,以后就不让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道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道德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反映的道德状况的实际,发表评论。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同时,《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在2008年 1月1日《劳动合同法》具体实施前,许多企业却针对那些工龄将到10年的员工发出了“裁员令”。
(注: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1)分析实行最低工资制对劳动者的意义。
(2)如果企业不执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企业“裁员”行为的是与非。

据《人民日报》报道:陕西省周至县出产的猕猴桃曾热销各地,但是近年来其品质和声誉都急剧下降,特别是去冬今春猕猴桃滞销,一些果农和冷库经营者蒙受重大损失。究其原因是一些果农在生产季节,不讲科学,盲目追求大果、高产,不同程度地使用果实膨大剂,致使果品质量下降,消费者不仅从口感,更从消费安全角度考虑,对施用膨大剂的猕猴桃心存疑惑不敢吃了。
针对以上材料所反映出的问题,从哲学角度出发,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云南省地处边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三大劣势。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省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路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有人认为,“矛盾解决一个少一个,世界上矛盾会越来越少”。这种认识对吗?

“要利用自然,必须保护自然。”运用辩证法有关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