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甘肃省永登县青年农民高仙芝,通过辛勤的劳动,走上致富之路。他为保护敦煌莫高窟这座举世无双的宝库,尽个人微薄之力,将5万元劳动所得捐献给敦煌研究院,用于文物保护事业。
材料二:被称为无锡“第一贪”的江苏无锡市惠山区经济贸易局原副局长华惕中,因受贿162万元,并有116万元财产来源不明,被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三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2)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金钱和人生之间关系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架飞机的价钱高;即使供过于求,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再降,也不会比一支铅笔便宜。
决定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玫瑰花平时1元钱1枝,节日里可卖到10元一枝。一座新建成的房产冠了个当地有名医院的名字,即使低价也迟迟卖不出去。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39.2%
37.9%
37.7%
37.1%
36.8%

(1)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化有什么经济意义?

20世纪90年代,牛蒡这种中药材的收购价曾经达到每千克15元,巨大的利润促使许多药农一哄而上,纷纷种植牛蒡。可是好景不常,几年之后,市场开始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截至2002年底,牛蒡竟跌至每千克0.2元,致使药农急剧缩减种植面积。
(1)牛蒡价格的涨落是怎样影响药农生产活动的?
(2)怎样才能减少牛蒡价格暴跌带来的损失?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1)为什么说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2)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能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