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发展,市场就应越畅通。然而近年来,在经济相对富裕的某省,却出现了公然以“红头文件”等形式分割封锁、垄断本地消费市场的咄咄怪事,代表政府部门的一个大红印章成了地方保护“围墙”的一块灰色城砖。这种做法 …( )
| A.是小团体主义或本位主义的表现 |
| B.是新形势下集体主义的具体表现 |
| C.符合本地区人民的长远利益 |
| D.表明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利益不统一 |
我们经常到商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油盐酱醋、电子产品、文化用品、化妆品等。这些不同种类商品的共同特征是 ( )
①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都是为了生产者自己享用
③都是生产者为了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劳动产品 ④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春节前夕我市书法爱好者举行了“献爱心,赠春联”活动。市民不管捐赠多少,都可以获得一幅春联,而捐赠的钱则全部交给红十字会。这些春联()
| A.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书法爱好者的劳动 |
| B.是商品,因为它是市民捐赠后获得的是商品交换 |
|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 |
| 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是商品交换 |
2011年入夏以来,全国猪肉市场迎来“涨”声一片,沉寂了三年的“飞天猪”再次现身江湖。猪肉涨价可能导致( )
①养猪劳动时间增加,扩大竞争优势②羊肉的需求量增加
③以猪肉为原料的火腿肠需求量上升④养猪规模的扩大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下列选项中对人民币汇率上升影响认识错误的是( )
| A.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购买原材料的成本下降 | B.有利于中国产品出口 |
| C.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 D.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
2011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不顾各方反对,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被普遍解读为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其结果可能掀起“贸易战”风波,不利于两国贸易平衡的修复。据此回答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
| A.支付手段 | B.流通手段 | C.兑换差额 | D.兑换比率 |
受美国参议院通过《改革法案》的影响,2011年10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485元人民币,创下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 )
①100单元的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比以前有所减少;
②100单位的外币可以比以前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③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
④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
| A.①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