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如果没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就不可能在认识真理的道路上发生思想的飞跃,取得富有成效的认识成果。”运用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分析与综合是科学的思维方法,这是由决定的(  )
A.思维规律的特点
B.事物的客观性质
C.认识的根本任务
D.分析和综合的特点
10.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对于“分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①只有对各要素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进行正确的综合 ②只要对事物进行分析,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分析不是单纯的“分”,它与综合密不可分 ④分析方法如果不当,就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嫦娥二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二号卫星实施了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等多项关键技术。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我国发射嫦娥二号卫星()
①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②说明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③推动了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进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突破了一大批核心技术,促进了自主创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嫦娥工程第一步:绕即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实现首次绕月飞行;第二步:落即发射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月球车就为探测;第三步:回即发射月球采样返回器,表面软着陆采样,将样品带回地球。与嫦娥工程三步走体现的哲理一致的选项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我国航天科学家齐心协力、刻苦攻关,突破了直接地月转移发射、近月100公里制动、环月轨道机动与定轨、X频段测控、高精度对月成像等多项关键技术,确保了我国嫦娥二号绕月卫星的圆满成功。这体现了()
①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②认识具有无限性③规律可以被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④实践是认识来源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耗,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生活方式。在学校开展“低碳生活:我们在行动”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可以选择的做法有()
①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重视量的积累
②变废为宝,注意生活废物的再利用,促成矛盾双方的转化
③保护自然,拒绝穿天然纤维制成的衣物,坚持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
④多消耗可再生资源,少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近年来,“中国制造”、“中国经验”、“中国现象”、“中国精神”、“中国模式”等成了国际流行词。流行词的变化发展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步伐,这表明人的意识()
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③具有相对独立性④需要借助语言外壳来表达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述事物之间的制约关系,认为任何事物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这种观点()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②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实质是唯心主义观点③以“相生相克”解释世界,包含有联系和发展的观点④不以意识、鬼神说明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④

2010年9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介绍了中国落实千年发展目标、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有关情况。我国参加此次活动说明了我国政府
①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②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③积极参加联合国有利于世界发展的活动④积极参加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