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水畅、气充、电足,“四大工程”成为开发西部、平衡资源、拉动内需、拓展市场的驱动力。有了它们,“十五”期间中国经济既科学地平衡了东西南北的资源共享,又使西、中、东部的经济发展成为一体化;既拉动了后发展地区的经济迅速增长,也使经济发达地区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原动力。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试分析说明。
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着,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2008年春,冰雪给南方带来巨大灾害;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又发生8级强大地震灾害,大量房屋倒塌,死伤人员无数,经济损失巨大,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第一线,制定周密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重大胜利。
材料三:大灾之中有大爱。每当灾害来临之时,总有平凡之人的非凡之举让我们感动。比如雪灾和汶川地震中涌现出的无数英雄人物,无数英雄事迹让我们热泪盈眶。舍身救人,舍小家顾大家,强忍着丧失亲人悲痛还工作在抢险第一线的……举不胜举这样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这些平凡人的身上表现出人间可贵的真情实义。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结合材料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材料 :30年前由小岗村18位农民搞起的“大包干”,掀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一改革被认为是1952年全国完成土地改革之后农业生产力的第二次大解放,实现了中国农民梦寐以求的温饱甚至是小康。30年后,中国新一轮的农村改革,再次蓄势待发,中国农村即将翻开新的更加美好的一页。
材料体现了哪些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材料一:2008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夺取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这些成功不断地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不断地续写着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归纳航天员的成长经历和感悟体现的哲学启示。
北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这是一届超越以往任何一届奥运会的盛会。
材料一奥运会展示了中国的形象,促进了我国体育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国人文明素质的提高,使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也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材料二在本届奥运会上,170万名志愿者参与服务,是奥运史上志愿者最多的一次。他们用累计超过2亿小时的服务,在万余个工作岗位上奉献着热情和汗水,用微笑来体现中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和开放自信的精神风貌,用优质的服务替人们排忧解难,增进了世界和谐。在闭幕式上,奥运会首次增加了向志愿者献花的环节,这是对志愿者的高度褒奖。
北京奥运志愿者行动对我们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有什么启示?
2008年12月5日,我国政府公布《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广泛关注。社会各界通过网络、传真、信件等方式对《方案》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有48643条。
国家相关部委对收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类汇总,认真研究吸收,完善方案。随后,我国决定自2008年12月19日零时起,降低成品油价格;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公路养路费等六项收费,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并对其他相关问题作出了科学安排。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哪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