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西部最应引起注意,而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刮风”和“一哄而起”。要避免这一现象,就应立足本地,找准优势,扬长避短,做好符合省情的特色经济这篇文章。据此完成17~18题。
17.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③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方面各有特点 ④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8.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B.认清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C.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D.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
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期间,南京市宗教界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等主题纪念活动和讲经讲道、弥撒活动等,寄托哀思、祈祷和平。这反映()
| A.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 B.我国宗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
| C.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不是个人的私事 |
| D.我国宗教服从服务于民族的整体利益 |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
| B.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政府 |
| C.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 D.国家统一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
“四个全面”作为今年两会关键词,吹响了两会的新号角。而“全面从严治党”作为点睛之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做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必须
①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②确立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③坚持执政为民,实现党的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相统一
④坚持党要管党,使纪律成为不可逾越的底线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中国15年来首次修改立法法。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是此次立法法修改的一个亮点。这表明
| A.全国人大行使国家最高立法权 |
| B.全国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决定权 |
| C.设区的市人大成为国家立法机关 |
| D.全国人大领导地方各级人大 |
下图《选择性除害》告诉我们()
| A.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 B.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
| C.民主监督要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 |
| D.舆论监督在民主监督中发挥独特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