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大大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明显增强。中国经济之所以融入世界经济,从根本上看是( )
A.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
C.因为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
D.市场经济平等性特征的表现 |
假设2008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09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4.95 | B.1:5 | C.1:5.6 | D.1:6.05 |
《经济时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富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及搞好贮藏,巧妙利用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打好时间差”是指
A.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B.根据价值规律,利用供求对价格的影响 |
C.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出更优质的产品 | D.节约劳动时间,获取更多的效益 |
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10月16日惊艳亮相。我省小张从网上成功预定了一张甲级票,确认购买资格后,即从其提供的VISA卡扣除门票费用。这种结算方式
A.属于现金支付 | B.提高了该商品的使用价值 |
C.使用外汇支付 | D.简化了收款手续,方便、安全 |
从漫画《议价》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
A.不可能和价值相一致,并不能反映价值 |
B.完全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 |
C.能灵活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
D.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
2009年1—8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8%。假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总额基本不变,食品类价格长期走高,则恩格尔系数的走向是
A.不变 | B.上升 |
C.下降 | D.可能上升、可能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