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在将资本投在哪一部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问题上,斯密认为,每个人处在他当时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治家或立法家好得多。他指出,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要的问题,而且是攫取一种权利。把这种权利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不过的了。
材料二: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加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加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会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
(1)材料一、二反映了斯密的什么观点?
(2)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
(3)应如何评价斯密的上述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世界石油产量难以同步增长,导致石油价格呈上涨之势。美伊冲突后,市场对原油供应不足。2006年5月8日,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升破了63美元/桶。这更加剧了石油价格上涨,将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请用经济学的有关道理分析上述经济现象。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欧佩克,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辨析:产品价廉物美,就能占有市场。

对某一生产商品的厂商来说,他不可能等到消费者对他的商品有了足够的财务预算时才进行生产,他要做的是必须使商品有足够的效用来使消费者打开钱袋。
(1)什么是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2)厂商为什么“必须使商品有足够的效用来使消费者打开钱袋”?

在不少地方,一些负债累累,既无规模化优势又无技术优势的生产企业,靠借贷过日子,照样生产,照样在行业中占一席之地。原因很简单,在这些企业背后,往往有当地政府做后盾,它们往往牵扯到地方利益,可能还代表了一些人的“政绩”,当然不会轻易退出。因此,在没有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规律是很难发挥作用的。
试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加以说明。

2006年,成都消费价格涨幅在2%左右,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价格战此起彼伏,许多企业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1)从经济学上看,商品价格不断下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上述原因,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企业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