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科技有利于

A.提高蔬菜产量 B.增加农民收入
C.提高粮食产量 D.促进农村经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晚清时期出现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中体西用”,从根本上维护清朝统治 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在保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 D.触犯顽固派利益,遭到反对

19世纪60年代中国产生的新经济因素是:
①洋务近代军事工业②洋务近代民用工业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④外资在华企业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实质是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共同的局限性是:
①不能对当时的社会矛盾作出正确的认识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兴亡的经验与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东欧各国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建立初期的东欧人民政权实质上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B.二战前,大多数东欧国家的农村都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
C.东欧国家大多长期受制于苏联,袭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东欧各国在20世纪50~60年代的改革中都建立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

有人评论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认为“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史实依据有
①他揭露和批判了斯大林个人崇拜
②他为重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作出了努力
③他对计划经济体制发起了冲击
④他描绘了“20年内苏联将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