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50 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 )
A.人与自然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
D.人们应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说文解字》有这么一段文字:孝,会意,形声字,金文孝字为子从老形。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下列对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载体
④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传承着人类文明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如果孔子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并周游列国。请想象一下,孔子去白宫拜访奥巴马,可能阐述的合理观点是()
①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②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③文化具有多样性,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④世界各国只有交流、借鉴、包容,才能走向趋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科技进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下列选项最符合“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的是()
①全民学习
②活到老学到老
③终身学习
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近年来,荧屏盛行综艺娱乐节目,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从《开心辞典》到《一站到底》,从《非诚勿扰》到《百里挑一》,从《职来职往》到《非你莫属》,无论央视,还是省级卫视,为了提高收视率,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结果迷失自我。这种做法()
①看到了有选择的引进国外节目,会巩固我国电视节目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有利于推动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③是封闭主义的表现,不利于我国电视节目博采众长
④具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认为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应更注重原创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文学史上的多次文体、文风的革新,悉举“复古”旗帜。如陈子昂、李白“复古”以推动唐诗发展,中唐迄北宋韩、柳、欧诸家发起和推动“古文运动”以促进散文变革。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文学创作中的“复古”并不是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简单回归
②对古代文学传统的批判继承是实现文学创新的重要途径
③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复古”与“革新”是直接统一的
④通过“复古”以正本淸源是实现文体、文风革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