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几年前耗资上百万元修建的喷灌工程由于脱离当地实际,几乎成了摆设,当地群众称之为“废品工程”。这说明 ( )
A.意识对物质的发展都具有阻碍作用 |
B.农民不懂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
C.主观背离客观做法最终是要失败的 |
D.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有时失去是一种拥有,有时跌倒是一种站起。”“不要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否则,总有一天,我们也要经历同样的苦涩。”这些话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不同的区域分别有各自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或者说各有各的优势。如果能够扬长避短,就能充分发挥出每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并逐步形成区域特色产业,从而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发挥每一个区域的比较优势,体现了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 B.矛盾具有普遍性 |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D.矛盾具有特殊性 |
有两只画眉鸟,一只在树林里自由自在,一只在笼子里养尊处优。它们相互羡慕对方的自由和安逸,于是相互换了位置。可惜好景不长,最后两只画眉鸟都死了。走进笼子的画眉鸟困在狭小的空间里,因心境消沉忧郁而死;走出笼子的画眉鸟没有捕食的本领,只能望天兴叹,最后因饥饿而死。这则寓言里,两只画眉鸟的共同错误在于
①只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统一,没有看到其对立 ②只看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没有看到其统一 ③是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 ④是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江泽民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阳光包含七彩,世界也是色彩纷呈。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段话体现了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
B.物质既有客观性,又有多样性 |
C.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
D.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有主次之分 |
目前,在领导干部中普遍有这样一种心理:怕本单位、本部门出问题。这种担心不能说不好,但有的由于怕出问题,遇到矛盾绕着走,该干的事不干,该解决的问题不解决;有的出了问题,不是想方设法解决,而是千方百计回避,甚至为掩盖问题不惜采取欺骗手段。从哲学上看,上述做法的错误在于
A.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 |
B.否认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 |
C.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
D.只注重主要矛盾而忽视次要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