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作家王蒙做客湖南卫视文化节目《零点锋云》,与80后作家张悦然展开对话。王蒙对80后作品的整体印象是“没有昨天”,任何国家的年轻人都能写出来,缺乏中国特色。王蒙说法的合理性在于 ( )
①肯定了要正确把握国情 ②强调了要学习中国历史
③强调了要立足于中国国情 ④80后作家没有走向世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夏秋冬雨露霜雪,2000多年前的先人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曾在漫长的农耕时代被人们奉为“圭臬”。花知时而开,人顺势而立,与天地唱和,与万物相谐——节气中所体现出来的“天地人”合一的共生理念,绵延至今。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传统文化注重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文化和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中国大运河、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相继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与丝绸之路的申遗成功,凝聚了几代人努力奋斗的结晶。下列对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②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和展示民族文化
③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对展现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猜谜语、出谜语”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举办首届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这表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③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④文化创新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媒体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文字的产生 B.电的广泛应用
C.多媒体技术的出现 D.印刷媒体的推广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这种习俗时代传承,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