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其中虚线a、b分别为一年中不同季节的两个极值湖泊水位,完成问题。图中a、b水位差可能是 ( )
A.0.8 m | B.1.2 m | C.1.4 m | D.1.6 m |
关于湖泊所在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深居内陆,全年干旱少雨 |
B.地势高、气温低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特点 |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读“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阶段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各阶段中,人口总增长最多的是
A.1949~1952年 | B.1958~1963年 | C.1964~1976年 | D.1986~1990年 |
有关合肥市各阶段人口变动的正确叙述是
A.1949~1952年属于低增长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
B.1953~1957年自然增长率和自然增长人数均最高 |
C.1958~1963年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迁入增长较大 |
D.1986~1990年受60年代人口高峰影响生育率较高 |
该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读图完成问题。造成图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 B.地形 | C.植被 | D.补给 |
图中东部河流的水能开发程度普遍不高,是因为 ( )
A.流量小,水力资源不丰富 |
B.地形陡峭,不利于蓄水 |
C.山高谷深,工程建设困难 |
D.多国际性河流,合作开发不便 |
读“天气系统图”,回答下两题。下列气压场中,易出现上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
最能反映Q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答案:C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